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改善,近日多個發展商開售新盤。買一手樓的重要選擇,莫過於付款方法,當中以「建期」和「即供」為主要的付款方法,兩者的按揭申請難度與付款時間截然不同。

什麼是「建期」與「即供」?
「建築期付款方法」一般適用於「樓花」,即未落成之樓盤。買家無須一筆過繳付全數樓價,只需先付「臨訂」和「大訂」(總額一般為樓價10%至15%),直至樓盤正式落成後才支付樓價尾數。
至於「即供付款方法」,買家繳付訂金後,需於指定限期內繳付樓價尾數,一般為90天至180天。
建期優勢一:彈性高
對於「租轉買」人士或換樓客,由於樓花未建成,其需繼續居於原有住宅,選擇「建期」付款的好處是不用負擔雙重住屋開支,可避免在樓花期內同時負擔租金及供新樓的金額。
優勢二:租金收入可抵銷按息支出
對於買樓投資的人士,由於樓花期內未可將單位出租,未有租金回報,投資者可待現樓階段才上會,便可以租金抵銷按息支出。
優勢三:特長交易期
選擇「建期」付款可享特長交易期,自從政府同意將樓花預售期延至30個月,樓花期超逾兩年的新盤亦很常見,買家只需有足夠繳付訂金的資金,便可先入市,其後的投資計劃再視乎樓市發展而定。此外,特長交易期可方便買家在調配資金上有較充裕時間。
弊處一:優惠較少
發展商一般賣樓後都想盡快套現,加快資金回籠速度,故此為了鼓勵買家選擇「即供」付款,會提供較多樓價折扣。選擇「建期」付款的優惠則較少。新盤的「建期」與「即供」的折扣相差,可高達樓價之5%,更有高達10%的例子。
弊處二:樓價下跌帶來估價不足的風險
基於「建期」付款在收樓前三個月才可申請按揭,如果新盤屬長逾兩年的遠期樓花,期內樓價或已有變動。若樓盤臨近落成時,樓價已比買入單位時顯著下跌,該單位或會出現估價不足的情況。如果銀行批不足按揭成數,買家便需補付首期差額,才可成功完成交易。建議置業人士預留資金,衡量風險。
無論你是準備好入市,還是計劃當中,要創造穩定的被動收入,實現財務自由以至時間自由。除了足夠的銀彈外,知識儲備亦不可少,想了解更多透過物業投資創造被動收入的經驗和心得?不妨參加香港中小型業主會的物業投資講座共同學習交流,一齊走出打工奴隸和窮忙的死循環!
收租一定要買樓 ? 教你借力打力創造源源不絕被動收入! 立即報名「零成本」物業投資講座分享會